得息得力 (理念)
解說
得息得力(以能量為本的生活方式)
人類活著就需要能量,細如呼吸和心跳都要消耗身體的能量。有消耗,自然需要有補充。為要讓自己能夠好好的活著,就要掌握如何適時「充能」與減少「耗能」。雖然這個世代不斷的催迫我們付出,就好像人不停用手機,但不給時間充電,結果手機電池很快損壞,就算還可以用也很費勁。然而,這不是天父創造我們的心意!我們要還原基本,認識和配合我們身體的構造,才能活出天父創造我們的美好。
人的能量可以分為三部分:
1。身體的能量(body)
即是身體細胞透過吸收食物、水、氧氣和睡眠得著的能量。身體健康的人,意味著可以更快恢復身體能量,使自己再次精力充沛。但身體的能量儲存也是有限制的,而且特別容易消耗,每天都得適時充能。例如:要保持呼吸才有足夠氧氣,每隔4-5小時要進食才有能量,工作一段時間要休息才有精力繼續集中精神工作。
2。大腦的能量(mind)
人的大腦有別於其他動物,人是通過學習和思考增加知識,知識加上經驗轉化成智慧,智慧就是一種大腦的能量,引導人在每個時刻該作什麼,不該作什麼,使自己保持在一個健康的狀態,去維護自己有美好的人生與負起在群體中應有的責任。
3。心的能量(spirit)
人的心情與大腦及身體相連,在安心狀況的時候,心的能量可以透過練習而提升,這是一種能意識自己狀況的能力,更是能夠衍生專心、忍耐、堅持、理解、接納、勇敢、有信心、有盼望、有愛和持守生命意義等正向的心靈能量。無論你面對順逆境,都能夠敏銳地和有意識地作出相應的調節,使自己可以安心點活下去。
相反,在不安情況下,心的能量下降,人會容易落在混亂、憂慮、自責、憤恨、自憐、自卑和驚恐中,繼而出現抑鬱、焦慮、抓狂和失眠等等這些極度消耗能量的情感和行為徵狀。若心的能量長期偏低,就會連身體和大腦的能量都一起拖跨耗盡burnout,人算勉強活著,生命卻如行屍走肉或百病纏身。
重新得力的鎖匙 - 休息
人體這三種能量是彼此相連的,而串連著這三個能量有一條鎖匙,就是休息Rest ——身體減少行動、大腦減緩思考和情緒回歸平靜。
這個休息當然包括每天的睡眠、個人的安靜和運動娛樂。但特別想提出的是日間作出間歇性休息比起一次過到一天完了才休息,可以更快補充能量,讓身體、大腦和心的能量可以穩定維持在一個安心水平,不致於硬撐到晚上,令到整個人散了!
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腦和身體都不可能一直都維持在高專注狀態,情緒在疲累時也最容易失控。而且專注在一件事太長時間,也會忽略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錯過或未能顧及一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都會為我們下一刻帶來困擾與懊惱。例如:有些人忘記去廁所、忘記飲水、忘記吃東西、忘記睡眠、忘記約會、忘記時間、甚至忘記了活著的意義...當再想起時,可惜已經太遲、太累,時間和機會都錯失了!
為了幫助你重整和有計劃地耗能與充能,鼓勵你在生活中使用「得息得力」方法。著名的蕃茄時鐘工作法(被稱為最有效率的工作模式),認為當你專注工作25分鐘,就要休息5分鐘;4個循環,就要休息15-30分鐘。這個蕃茄時鐘工作法很多人都認同有效,但實踐起來就有難度。而我們這個「得息得力」方法也相似,要在繁忙的生活中實行並不容易,但我們可以按自己生活的狀況作出相應的調整。重點是多停下讓身體、大腦和心靈得到休息!休息時,可以做下放鬆練習,去下洗手間、飲杯水、看下綠色植物等等,還可以留意下身邊的環境與人物。持續這樣做,身體能量、大腦能量和心的能量,都可以在日常中得到更多的補充。
除了在正常狀態下可以按計劃使用自己的能量,很多時候,生活中常會發生不在預期的事件,影響我們的能量狀態。
例如:昨夜沒睡好,今早沒精神,在身體和大腦都維持在低能量的狀況下,感覺好像不能應付原本的安排。
這時若有合宜的調適,我們就可以更好的照顧自己,減低不安的消耗,並因著安心帶來更多美好的果效。不過在這狀況,是需要用較多心的能量,才有信心與智慧作出合宜的調整。若心的能量偏低,就會覺得自己無用和無助!而這種不安感持續累積起來時,可以引發一連串的不幸!所以,平日我們要刻意提升心和腦的能量,讓自己作好準備,隨時有智慧的去為自己作最合適的調整。
如何開展這「得息得力」的生活方式?我們預備了很多相關文章和練習與大家分享,有興趣可以慢慢細看和跟隨影片練習,一齊學習做自己能量的主人!不再讓自己無意識地跟著世界走,過著逆來順受或被人消耗淨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