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於無聲之中 以行動陪伴在低谷的人
解說
No items found.
- 若有朋友身處幽谷中,只需聆聽及陪伴
- 不用太擔心自己應該要說甚麼話
- 溝通並非只關於說話技巧,陪伴同行本身也是一種行動上的溝遇
最近一位好友家中出現變故,她受了不少打擊,整個人都有點低落,數次嘗試約她見面都無功而還,近日終於能約她見面,一心打算給她支持鼓勵的我打算好好準備自己的狀態來見面,卻發現自己對於要和已認識四年的好友見面竟感到緊張。我擔心見面時拿捏不好關懐的尺度讓她感到有負擔,另一方面,其實我也抱著「我有力量來幫你分擔」的心態,因此擔心自己未能給予她支持。剛見面時,雖然我發現她的狀態比想像中平穩,但我的心情仍忐忑不安,除了不斷觀察她的狀態外,我說每句前都思前想後,希望能儘量讓她感到舒服放鬆,但其實最不放鬆的是我。相反,本以為會較沉默的卻她全然沒有這些負擔,她隨意地聊起今天的打扮,說近來特意鑽研日系的髮型和打扮,看到她自在的狀態,我漸漸把注意力轉到觀察她的打扮上,專注在聆聽和回應當中,也不再想著來今天的見面對於支持她有沒有「效用」。當我把旅行手信拿給她時,她看起來很平靜,卻說出令我恍然大悟的話,她表示因為近來變故,最近都顧著把家人放在心上,沒有為自己想太多,所以有人把她放在心上已很高興。
原來溝通並非只關於說話技巧,陪伴同行本身也是一種行動上的溝遇,本來我預想「同行」就是營造安心的環境讓對方有機會抒發內心的鬱結,但原來刻意強求深入的分享反而可能對自己、對對方造成負擔,其實,順其自然的陪伴也是有力的同行,而我要做的,只是建立一個在當下的,放鬆的交流。
更多練習:
No items found.
更多練習:
No items found.
更多練習:
No items found.
No items found.